
前部細節法拉利 F1-75
看看法拉利 F1-75 前端的包裝,包括轉向總成、制動總泵和一些內部懸架元件。

法拉利 F1-75 機頭細節
看一眼 F1-75 機頭上的梳妝台,就會發現內部車身位於第二個機翼元素上,這意味著如果選擇這樣,法拉利可以選擇改變機頭和前翼的相互作用。

梅賽德斯 W13 滑板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梅賽德斯運行了一個測試地板,僅從下部擋泥板部分向後有一個大開口,以幫助釋放氣流並改善整個地板的負載。

奔馳 W13 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本章的正面視圖顯示了它如何與地板翼和壁架相交。

梅賽德斯 W13 前部和機翼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W13 的上前翼蓋已經過修剪,以減少負載並平衡前後翼和下後擾流板(您可以看到Petronas 贊助標誌周圍的後緣被修剪的位置)。

Alpine A522 前翼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在 FP1 期間,Alpine 使用連接到前翼的基爾探頭陣列運行,因為團隊正在尋求收集氣流數據,因為它通過組件工作以改善儀器接合併提高即將到來的比賽中的性能。

Alpine A522 前翼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另一個角度顯示了基爾探頭陣列安裝在 Alpine A522 前翼後面的位置。

Red Bull Racing RB18 卡鉗詳細信息
攝影:喬治·皮奧拉
Red Bull 對製動卡鉗和盤式製動卡鉗的表面進行了塗層處理,以幫助更有效地調節溫度。

Red Bull Racing RB18 卡鉗詳細信息
攝影:喬治·皮奧拉
為了比較,這裡是 RB18 中使用的先前未處理的排列。

奔馳 W13 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喬治·拉塞爾本賽季使用的方向盤在後部設計上與劉易斯·漢密爾頓幾年來一直使用的類似,採用叉骨形槳葉設計,並結合了一個指窩來幫助調節離合器。

Red Bull Racing RB18 後部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Red Bull RB18 的後視圖顯示,該團隊將再次關注在加拿大的兩個徑向翼元件下運行。

阿斯頓馬丁 AMR22 後擾流板
圖片來源:未經授權
阿斯頓馬丁本週末對上襟翼尾翼設計進行了修改,機翼中央部分的外傾角調整使其相對於外部部分更靠前(紅色箭頭)。

阿斯頓馬丁 AMR22 後擾流板的側視圖
圖片來源:未經授權
這張阿斯頓馬丁 AMR22 尾翼的側視圖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可以更容易地從側面投影中了解機翼是如何彎曲的。

邁凱倫 MCL36 車型對比
圖片來源:未經授權
邁凱倫改變了在加拿大的位置和停留時間,首先在邁阿密大獎賽進行了駐場(舊的安裝位置用箭頭繪製)。

梅賽德斯 W13 滑板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梅賽德斯在加拿大汽車中部添加的額外金屬擋泥板的特寫鏡頭。 這是在引入一項新的國際汽聯技術指令後允許的,該指令允許在汽車兩側使用第三個支架以幫助減少海豚(車隊多年來一直能夠在變速箱附近使用一個,第二個被允許在賽季開始)。

法拉利 F1-75 後部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法拉利 F1-75 後擾流板總成的特寫,比巴庫使用的下壓力配置更高。

法拉利 F1-75 後部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從側面我們可以看到法拉利是如何準備和製造機翼的,以便可以混合和匹配規格以節省成本(參見散熱器機翼上方的閉合線和兩個部分之間的連接桿)。

Haas VF-22 前製動器
Haas 選擇了製動鼓下方的傳統佈置,制動盤周圍沒有套筒。

阿爾法羅密歐 C42 前剎車
前風道圍欄和阿爾法羅密歐 C42 進氣口設計 請注意上下部分的電線如何幫助防止碎屑聚集在進氣口周圍。

前剎車威廉 FW44
威廉姆斯 FW44 上前製動管道的內部佈置有一個圓盤環繞,而附加的蓋子就像一個引擎蓋。

阿斯頓馬丁AMR22前剎車
阿斯頓馬丁 AMR22 前置式前卡鉗安裝在 3 點鐘位置,並在冷卻蓋上設有槽,讓空氣從制動盤流過馬路。

阿斯頓馬丁AMR22後剎車
移動到 AMR22 的後部,我們正在處理未連接鼓的製動組件的照片,這使我們能夠看到冷空氣是如何輸送到製動盤和卡鉗的。

阿斯頓馬丁 AMR22 前翼尾板
阿斯頓馬丁 AMR22 前翼尖板的特寫鏡頭準確地顯示了每個面板的弦長在它們連接處的變化情況。

阿斯頓馬丁 AMR22 . 發動機
當汽車準備就緒時,在 AMR22 的保護罩下——我們可以看到動力裝置的安裝。

法拉利 F1-75 . 尾翼
在裝備汽車時選擇法拉利的勺形後擾流板是中等下壓力選項。

奔馳 W13 細節
攝影:喬治·皮奧拉
附在梅賽德斯 W13 駕駛艙邊緣的尾翼特寫,有助於重新調整通過下游的氣流。

威廉姆斯 FW 44
攝影:Francois Tremblay/Motorsports Pictures
威廉姆斯 FW44 準備好行動並在看台上等待。